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2017年巴菲特股東信的讀後感 - 投資篇 (下)

好了,這是讀後感的最後一篇,不會再有了,明明今年股東信只有16頁,我卻寫了三天讀後感,或許感覺來了,言歸正傳,進入我的讀後感:

4. 風險 = Permanent Loss of Capital + Declining Purchasing Power
巴菲特的觀點一直都跟一般Wall Street的觀念不一樣,但往往都是對的,也非常簡單跟基本。今年在股東信裡,巴菲特對所謂的風險,提供了另一個新的定義。

一般金融投資界對於風險的定義,都是以股價波動為定義,波動度高的就是風險很高的,為何會如此定義?主要是因為法人或是很多投資人,都是每天看損益,特別是法人,所以一天損益波動太大,會受不了,簡單講,注重短期績效的,波動度就會變成風險衡量標準。

眾所皆知,巴菲特對此非常不以為然,所以由始以來,他對於風險,都是permanent loss of capital,不用什麼很複雜的數學公式跟希臘文字去算波動度,只要出現虧損的機率高,巴菲特就不碰。

而今年的股東信,巴菲特再一次顛覆傳統觀念,認為債券有時候是riskier,跟金融界認為債券是最安全資產的觀念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巴菲特提出了投資人所面臨的另一個風險,declining purchasing power。

巴菲特對投資提出了一個定義:Investing is an activity in which consumption today is foregone in an attempt to allow greater consumption at a later date. “Risk” i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is objective won’t be attained. 當考量到通膨的時候,債券的風險就比股票高,因為你未來的購買力會下滑,因為債息不會增加,但好公司的獲利卻是會增加,甚至遠高於通膨。

為何巴菲特的觀念跟金融界會有如此差異?差別還是短期跟長期,巴菲特有承認:I want to quickly acknowledge that in any upcoming day, week or even year, stocks will be riskier – far riskier – than short-term U.S. bonds. 但是長期來說,a diversified portfolio of U.S. equities becomes progressively less risky than bonds.

如果你是長期的投資人,你該注意的風險,是虧損的機率跟未來的購買力,而不是波動度。

5. 投資標的之間的選擇,以評價跟成長為主
在篩選投資標的時,常常會有很多的標準,比如說市佔率,客戶,毛利率,負債比等等,或是線圖哪個比較好看,有時候甚至標準不一,我有時候也會這樣。

巴菲特在這次的股東信,有提到他在2012年所做的一項債券轉股票的動作,可以提供他對於標的選擇上的思維邏輯。他提到在2012年11月,our bonds – now with about five years to go before they matured – were selling for 95.7% of their face value. At that price, their annual yield to maturity was less than 1%. Or, to be precise, .88%. 殖利率0.88%,換算成Multiples的話,是接近100倍。

相較於當時的股票殖利率,是2.5%。除了股利外,美國企業有很多的保留盈餘,These businesses would use their retained earnings to expand their operations and, frequently, to repurchase their shares as well. 這兩項行為,最後導致的結果是,EPS會成長。

債券殖利率小於1%,股利殖利率2.5%。債息是固定的,不會成長,EPS則是會成長,巴菲特決定把債券賣掉,買Berkshire的股票。

評價跟成長,永遠是投資標的選擇的標準,這也是Peter Lynch常用的PEG的概念,對股債之間的配置也是如此,不需要搞得太複雜,不需要Excel去算,當然,公司跟公司之間的比較,不那麼明確,很難明確的算出成長率,算出來了也很難百分之百確定,評價就是你的保護傘,Price is your due diligence. 價格夠低,A lot can go wrong and still be right.

6. 被動投資
今年股東信延續去年,再次提到主動投資跟被動投資的賭局,這次巴菲特秀出了一張表:




很強烈的對比,我們認為很專業很厲害的避險基金長期的performance是落後S&P 500的,不是落後一點點,而是落後非常的多。我在2016年也有對台灣的基金提出相同的結論,台灣大多數發行的基金,長期績效是遠落後大盤。




巴菲特在信中提出了透過這個賭局想要證明的問題:American investors pay staggering sums annually to advisors, often incurring several layers of consequential costs. In the aggregate, do these investors get their money’s worth? Indeed, again in the aggregate, do investors get anything for their outlays?

結果是:Indeed, Wall Street “helpers” earned staggering sums. While this group prospered, however, many of their investors experienced a lost decade.

巴菲特的總結是:Performance comes, performance goes. Fees never falter.

台灣投資人一年也把很多錢給銀行,保險公司跟基金公司,花費在手續費,管理費還有一堆不清不楚的費用,去追求不存在Alpha,造成自己的未來購買力下降,還有持續性的虧損(因為很多投資人不會賣正在虧損的基金,因為他們`期待`有一天會回本)。當你考慮到巴菲特對風險的定義,你就不會買基金,而是買指數型基金或ETF。

當然我們可以argue,巴菲特叫我們買被動投資,跟大盤,結果他的持股沒有任何的指數型基金跟ETF,但問題是,他是巴菲特,是長期有Alpha。

主動投資,看公司看基本面,是有它的樂趣,但也很辛苦,看看巴菲特的自傳,就知道他年輕的時候多辛苦,任何人都可以去嘗試,但如果你2-3年都無法產生Alpha,就認清現實,乖乖地買ETF,而不是基金,生活會比較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