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Signature Bank (SBNY US) - 專做Relationship Banking的紐約州銀行


Signature Bank (SBNY) 為一家美國商業銀行,T12M營收$1,014M,淨利$373M,股東權益$2,892M,市值為$6,280M,營運範圍只有在紐約州,共有28個服務處,2000年才成立,所以是相當年輕的銀行。會買SBNY的理由:

1. 鎖定特定客群(未上市中小企業及其企業主),以團隊方式服務客戶,過去十年營收CAGR 24%,EPS 30%
2. 這樣的策略創造同樣創造低成本,(Efficiency Ratio 34%,同業50%-60%),因不用設立分行跟打廣告
3. 過去高評價(PE>20倍,PB 2.9倍)因有計程車貸款跟紐約商用不動產放緩而下滑,提供合理的價格


最近在看美國的銀行業,因為這是評價最低的產業,機會應該很多,但銀行因為有結構性問題(低利率)跟法規問題,讓銀行獲利的成長大不如前,也難怪銀行評價從金融海嘯後就很低。

儘管如此,美國還是有一些競爭力很強的銀行,在今年產業股價下跌的情況下,反而出現很吸引人的評價,紐約州的一家銀行Signature Bank就是如此。

看一下財務數據: 




FY2015 FY2005 10Y CAGR
Net Interest Income $977M $99M 24%
NIM 3.28% 2.69%
Efficiency Ratio 33.6% 59.2%
Net Income $373M $16M 37.1%
Total Loan $24,249M $1,005M 37.5%
Total Deposit $26,774M $3,488M 22.6%
Book Value Per Share $56.81 $11.95 22.4% 

可以看的出來這是一家成長非常快的銀行,也是很賺錢的銀行,是怎麼做到的呢?


Niche player in banking

SBNY專門做紐約未上市中小企業(年營收小於2億美金或是員工人數小於1,000人),以及這些企業的老闆跟管理層 (淨資產在50萬美金-2000萬美金),其客戶有律師,會計師,企業顧問,藝人等,是一家利基型銀行。

之所以會專注在這塊,跟其創辦人有關,Joseph DePaolo是SBNY的創辦人跟CEO,在創辦SBNY之前在Republic National Bank的消金業務總裁,1999年HSBC把Republic買下之後,把重心轉往做大型企業跟一般大眾,而1990年代後,美國的銀行業進行許多整併,形成Mega Banks,而這些Mega Banks的中心就是大型企業跟一般大眾,反而忽略了中小企業,因此DePaolo看到這一塊的機會,就跟做私募基金的Scott Shay合作成立SBNY,順帶一提,這個Shay可說是小有名氣,他是MBS的始祖Lewie Ranieri的徒弟,在Michael Lewis的小說Liar's Poker都有提到。 


Unique strategy

除了找到別的銀行忽視的區塊之外,SBNY還在這一塊做得非常好,畢竟中小企業還是有銀行服務,但SBNY採用不同的策略去吸引客戶,符合他們需求,其策略是以一對一的窗口服務客戶。

大型銀行是以多對一的方式服務中小企業,也就是存款找A,貸款找B,理財找C,這樣就造成許多的不便跟paperwork,等待的時間也久。SBNY的一對一方式,則是用一個團隊去服務每一個客戶,客戶只要接觸一個窗口,就會有一個團隊幫你做所有的銀行服務,對客戶來說,不但是便利,每個團隊對於客戶的需求也都瞭若指掌,關係深,客戶對SBNY的忠誠度也高。

而另一方面,由於SBNY做的是客戶關係,銀行家的來源就變得很重要,其採取的方式就是以挖角其他銀行中的,也是專做中小企業的Banker,而且通常是挖好幾個,組成一個團隊。SBNY留人的方式也很簡單,高薪跟給予高自由度,SBNY每年平均薪資是10-20萬美金,其他銀行為68,000美金,而且每個團隊直接 Report CEO,沒有中階管理層,只要績效達到,服務做好既可,薪水高且沒人管,誰會不願意留下來? 


Competitive Advantage: brand and low cost operator

SBNY在美國中型銀行是很有競爭力的公司,在紐約銀行存款的市佔率從0%上升到2%,營業費用佔比也較同業低,Efficiency Ratio只有34%,相較於同業在50-60%。

其競爭優勢有兩個,第一個Brand,在紐約SME中,SBNY是想有很高的名聲,客戶黏著度也高,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服務,服務好,客戶之間就會口耳相傳,互相介紹。

另一個優勢是低成本,由於SBNY的客戶屬於企業主跟高淨資產客戶,在存款上的金額都較大,相對來說也不太會在銀行之間移動,因為金額大造成轉換成本高,使得SBNY提供的存款利率偏低,但不至於流失客戶。另一個成本優勢是低營業費用,SBNY不用打太多廣告,因為客戶會互相介紹,也不用廣設分行,設分行的地點也不是熱門的點,大多是大樓裡的某一層。省去許多營業成本,反而把這些省下來的錢用來以高薪挖角跟留人。由下表可以看到SBNY跟同業還有一些紐約銀行的比較。 



Total Revenue ($M)
Salaries ($M)
Employees
Average Salaries ($M)
Occupancy ($M)
Occupancy % of Revenue
Signature Bank            1,144               230            1,122 0.21                 26 2.3%
JP Morgan         93,543         29,750       240,046 0.12            3,768 4.0%
Wells Fargo         90,033         30,681       267,900 0.11            2,886 3.2%
Bank of America         83,416         32,868       211,000 0.16            4,093 4.9%
Citigroup         88,275         21,769       220,000 0.10            2,878 3.3%
US Bancorp         20,306            5,979         65,433 0.09               991 4.9%
BNY Mellon         15,194            5,837         52,200 0.11               600 3.9%
Capital One         25,038            4,975         46,100 0.11            1,829 7.3%
KeyBank            4,502            1,652         13,483 0.12               255 5.7%
M&T Bank            4,995            1,550         16,331 0.09               273 5.5%
People’s United Bank            1,309               450            4,652 0.10               150 11.4% 

What happened to the stock price?
SBNY今年股價下跌22%,美國KBW銀行指數今年下跌2.9%,股價相對弱很多,這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

1. 計程車牌照價格大跌,造成SBNY的壞帳比率跟費用增加
2. 紐約市商用不動產

計程車牌照部分跟Uber的出現有關,因Uber而造成計程車的需求大減,紐約計程車牌照價格2013年達到100萬美金,之後一路下跌40%。由於SBNY在2012年成立Signature Financial,專做設備租賃融資,對計程車行做貸款,因此計程車牌照價格大幅下滑,造成SBNY的壞帳費用從2014年$31.1M,增加到$44.9M,YoY 44%,而2016年上半年的壞帳費用,就到了$53M,YoY 215%。

但計程車貸款的總額,從2015Q4的$815M,下降到$591M,目前只佔總貸款2.2%,以SBNY NIM 3.18%來看,即使計程車貸款全部打掉,SBNY還是有辦法獲利。雖然計程車貸款會持續惡化,但不至於對SBNY造成太大的傷害。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紐約商用不動產市場的狀況,SBNY貸款佔總利息資產的比例為69%,2007年只有35%,其中抵押貸款目前佔總貸款78%,2007年只有45%,因此,2008-2009年SBNY可以不虧錢,獲利成長的狀況,在下一個衰退循環中,不太可能出現,因為SBNY的資產組合已經產生很大的改變。

以現在紐約CRE的狀況來看,還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但這循環已經走很久了,所以在評價上面,必須要考慮未來2-3年出現資產品質惡化的可能,這邊是以2008-2009年做比對。

以SBNY的競爭對手NYCB,DCOM跟FFIN來看,2008年壞帳比率開始攀高,到2010年到高峰,壞帳比例是2.7%-3.7%,若假設2017年美國進入衰退,SBNY壞帳比例假設到1.35%,2018年到2%,以SBNY的3%-3.5%左右的NIM,加上Expens佔Aseest約1%來看,壞帳比例攀升到2%基本上會讓SBNY的Pretax ROA只有0.5%,但還是可以賺錢。

在2017-2018年,SBNY應該每年會提列每股7.7-8塊美元的壞帳準備,以2015年的Pretax壞帳費用前的每股獲利13.1美金來看,假設每年可成長20%,2017年跟2018年壞帳費用的增加會使得SBNY的Pretax Income分別變成11.5美元及13.1美元左右,扣除40%的所得稅,EPS分別為6.91跟7.86美元。

若在這次向下循環過後,SBNY回到成長軌道,預估未來五年的平均的EPS為9.68美金,以現在股價122美金來看,PE為12.6倍,以SBNY的競爭力來看,這樣的PE算是很便宜,過去最低大概在13倍左右,而在產業擴張的時候,SBNY的PE可以到20倍左右,若我以20倍來計算,未來五年是有可能到194美金。當然,我算的不一定準,一定要有Margin of Safety,我會以50%折價來算我最低的進場價,因此,最低進場價就是96.8美金附近。

另外,現在PB 1.9倍,過去最低1.4倍左右,是在金融海嘯發生的,下一波的景氣循環,要跟金融海嘯一樣慘的機率不高,要等到SBNY 1.4倍,但若以1.4倍乘上2017年可能的淨值,大約的價格在87美金。

總結來看,以現在122美金的價格來看,不是最完美的價格,但是在可布局區間,我大概在130美金附近就開始買,CRE一定會開始往下走,但我無法知道CRE甚麼時候會開始惡化,但至少我知道SBNY是一家很好的銀行,現在差不多來到合理的價格,就是該買進。 

Disclosure: 現在已經持有SBNY,未來預計會加碼。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讀後心得: 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



最近剛讀完Elon Musk的傳記,還沒看之前,不覺得Tesla是可投資標的,在一個競爭對手都是資源多的大咖,雖然Tesla帶出許多的興趣,但不覺得它真的可以勝出,但看完之後,立刻把Tesla列為觀察名單之一,當然不會現在買,應該會等下一個空頭後再說,不過還是要先做個功課。

先說這本書的心得,在還沒看這本書之前,只覺得Elon Musk是個很厲害的創業家跟天才,看完整本書之後,最大的感觸是,他真的是個天才,而且是個努力的天才。

巴菲特說他看人看三個特質,Intelligence, Energy and Integrity,Elon Musk不但聰明,而且超愛讀書,加上過目不忘,很小就變成了百科全書,加上有Energy,是個努力達成目標的天才。又天才又有熱情,難怪他會如此成功。這種人來經營企業,很難不成功。

至於正直,我相信他不是個亂搞的經營者,從書中的描述,看得出來的是,他做的事情是很長遠,想要改變人類社會的,不是想要亂搞一下,上是騙個錢,像書中的附錄有一封Musk寫給SpaceX員工的信,解釋他為什麼不願意上市,還有他在經營SpaceX跟Tesla的同時,遇到難關還是會從自己的口袋拿錢,幾乎快要花光了,他還是硬撐下去,因此,看得出來,他是對自己所做的是高度的Committed。

當然,就算是天才,也不是一路順遂,作者用Suffering來形容Musk的一些慘痛遭遇,我覺得是蠻貼切的,從小他就被同學霸凌,覺得他是怪胎; 剛結婚後小孩意外過世,第一任妻子跟他的衝突,跟第二任分分合合。

而剛好從小就遇到很多不順利,使得他在經營事業上就很習慣跟不順共處,當然很多創業的案例,都不會是一直都順利,但Musk有動力撐下去,而且他有運氣,當然運氣也是他自己創造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Tesla在差點活不下去,沒有太多訂單的時候,Musk一方面要求公司所有員工拿起電話,當起Sales,另一方面,他也跟Google洽談要把Tesla賣掉,最後,運氣站在Musk那邊,突然間湧進很多訂單,要不然我們現在就會看到Tesla在Google旗下,不過如果Musk沒有要員工當Sales,也不會再看到Tesla。

Musk的天才跟動力,也讓身邊的員工很難相處,而且他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同理心的人,居然可以把跟他十幾年,一直幫他料理大小事,角色就跟鋼鐵人身邊的小辣椒一樣的特助,毫不留情的Fire掉,只因為說要加薪。而跟在Musk身邊做事,就是要長工時,因為Musk的工時更長,全部精力都奉獻在SpaceX跟Tesla上面,而且他覺得自己做的事大事。

整體來說,這本書寫得很好,至於要不要投資Tesla,未來要還做點功課,Musk有動力跟天才將Tesla推動到難以想像的地位,但他個性跟領導風格,似乎常常把公司推向懸崖邊,然後置之死地而後生,或許他有遠見,但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似乎要冒著可能破產的風險,這個是要考慮的,但這本書,絕對是一本投資人跟企業人必讀的書。






2016年8月24日 星期三

1977年關於巴菲特的新聞報導

今天早上剛好看到一個連結,是1977年3月31日華爾街日報對巴菲特的報導,連結在此

每次讀巴菲特的言談跟關於他的報導,都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這也是為什麼他是巴菲特。文章有許多部分是大家熟知的,不過還是有一些我不熟悉的故事。以下是幾點心得,以後作為提醒跟借鏡。

1. 文章的標題就蠻吸引人跟貼切,The Collector,確實如此,從波克夏時期開始,他就從單純的Money Manager,變成Business Collector,如果不是這樣,他每天可能還要跟績效打拼,是否可以長期保持績效那麼好,很難說。這也是他成功的地方。

2. 換個角度想,其實我們投資的時候,也可以用The Collector的角度去想,想像一下,你想要收藏一樣東西,比方說我想要收藏漫威公仔,首先一定要很喜歡,而且很了解,包含年份,材質,樣式,歷史,背後的故事等等,會做足功課,很了解很喜歡才會想要收藏,既然是收藏,一定會放很久,所以一定要是好東西,然後考慮收藏價格,不會希望買貴,要不然增值空間就少,也希望別人都不會發現,或是某種因素而忽略,才能低價買,收藏家的角度,是不是很像投資呢?以收藏家的角度去思考投資,讓你不會亂買,亂買就不叫收藏,也不是投資。

3. 巴菲特曾說過,I am a better investor because I am a businessman, and a better businessman because I am an investor. 報導裡也有提到他除了是華盛頓郵報股東,還是Business 跟Finance Consultant,華盛頓郵報的董事長說巴菲特有Superlative business acumen and analytical ability。要能夠當好的投資者,一定要懂如何做生意。

4. 報導中提到通膨的關係(1970年代美國因為石油危機,引發超級通膨),巴菲特把投資標的鎖定在unique product,low capital needs以及the ability to generate cash,所以他買了一堆報社,因為這些報社是地區性獨佔,一個區域只有一家報紙,而且有提價能力,Pricing is the power。不過報紙後來在Internet出現之後,失去了訊息獨佔的能力,因此整個產業非常慘,

買了公司之後,還是要一直注意產業動態,科技的演變很容易讓產業消失。

5. 早期巴菲特都買輕資產,像報紙,巧克力,可樂,電視台等,相較於現在他買鐵路,買PCP,都需要大量資本投資,雖然都有獨佔力,這一點還蠻有趣的。

6. 報導有提到他幾個失敗的投資,像是折扣零售店 Vornado,會買進是因為Undervalued,但他錯估市場太競爭,這個跟他後來投資航空公司一樣,看起來巴菲特也會犯同樣的錯,只是後來航空有讓他賺錢,但他承認是個錯誤,但這也可以看出,Undervalue不是買進一間公司的必要條件,還是要評估公司的競爭力跟產業狀況,另外,太競爭的產業不要碰,除非是一家公司用獨特的策略產生強大的競爭優勢,把對手打趴。


7. 巴菲特在文章中說: I like a guy who forget that they sold the business to me and run the show like proprietors. 這還蠻有趣的。


8. 巴菲特的辦公室人都很少,一開始只有三個人,有一個人叫Bill Scott,他一個人管1.4億美金的市政債部位,一天工作五小時,一堆資產管理機構養一堆人,但績效不怎樣,投資不在於人多跟辦公室大,而在於有沒有正確的態度跟方法,另外,我也想應徵這份工作。


9. 蠻驚訝的,1969年巴菲特關掉他的Partnership,除了看到市場Overvalued,還有份原因是巴菲特厭倦績效壓力,雖然他績效非常好,他說: It`s tremendous relief being out of money management. I am not constantly thinking about business anymore. During the partnership, my ego was on the line, and I was trying to lead the league in hitting every year. 華爾街日報最後註解,He was tired of the pressure to perform. 讓我不經想像,如果他的Partnership還在,績效會不會比在波克夏的時期好。但看得出來,巴菲特也是人,有Ego也會有壓力,雖然他的心理素質已經非比尋常了。


10. 最後,我很喜歡他說一句話: I am having a lot of fun because I am only going into businesses that I find interesting and where I like the people running them and their products. 我相信這句話summerize他的投資哲學了。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法人也是人,沒有你想像中的厲害

好久沒寫部落格了,工作的關係沒有辦法常寫,不過還是要繼續維持。

最近在看李忠孝的部落格,寫得很棒,其中有一篇,在職業投資圈內觀察,寫得真好,瞬間我也突發奇想,做了一點點投信的Study。

之前有個印象,週轉率越高的基金,績效不會太好,但沒有實證過,所以就從網路上抓了國內投信海外基金週轉率跟報酬率的資料,以下是週轉率跟報酬率的圖,X軸是報酬率,Y軸是週轉率。

六個月












一年












三年













五年














以上四張圖可以看出三個結論,

1. 週轉率越高,績效越差: 雖然關係不是很完美週轉率跟報酬率,是具有負相關的性質,不管是短中長期,所以當你是基金投資者的時候,請記得看一下週轉率,週轉率高的基金,最好不要碰。

2. 週轉率高,內含成本也高: 週轉率高,造成的成本也很高,像有的基金年週轉率600%,有就是說,基金規模100元的話,這檔基金一年的交易金額600元,假如一筆交易成本是20 bps,也就是0.2%,一年的總共要付給券商1.2元,佔基金規模1.2%,加上基金管理費跟銀行手續費,當你買這檔基金的時候,你就先輸了3%左右,別小看這3%,這是很難追的,尤其根據結論1,週轉率高的基金績效都比較差,所以千萬要小心週轉率高的基金。

3. 大多數法人也是人,也是散戶: 週轉率高,表示這經理人的持有期間非常短,不時手癢就動來動去,往往代表這經理人(1) 看不清楚,(2) 追高殺低,(3) 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4) 以為自己每天動就是看得很準,但實際上不動可能比較準。這些行為,有沒有很像一般散戶呢?

為什麼會頻繁交易呢? 或許跟資金進出有關,但據我的觀察,跟經理人都很愛看盤有關,不是只有散戶愛看盤,很多經理人看盤看得很兇,常常在類股輪動,某個個股上漲就代表走強,所以不斷的看盤,因此很難忍受市場的波動所帶來的誘惑,因此就手癢,開始亂動,常看盤且可以忍受不交易的經理人,非常少。

當然,不是基金經理人也會這樣,很多人都會手癢,小賭一下,我也會,但是當你手癢身體癢的想要按下交易扭的時候,請記得這四條線,長期投資,才有可能有好績效,普通的投資人跟長期績效好的投資人,往往差異不是在於看得準不準,而在於有沒有紀律去克制自己的慾望,共勉之。

另外,上面四張圖,可以看出另一個現象,績效真的很優異的,只有幾檔,大部分都集中在一起,這也是很有趣,意思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而很多研究機構都研究出基金長期是Underperform 大盤的,所以我就好奇的抓了ETF跟這些基金平均報酬率的比較:

報酬率(%),SPY是SPDR S&P 500 ETF,ACWI是iShares MSCI World ETF,EEM是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 ETF。









看到這資料,我的反應是:基金的績效,Schockingly Bad,令人驚訝的爛。

我可以預期到會Underperform,但我沒有到幅度會如此驚人,當然有些基金是新興市場基金,會有拖累到,但如果只看MSCI World,平均來看,差距也不小。而且過去一年新興市場報酬率比較好,但也沒看到基金Outperform。

另外,基金很愛比排名,如果把這三檔ETF跟這些基金一起比,看一看會如何:

排名跟百分比

















WOW,這些ETF的排名,是排很前面的,也就是說,只要跟大盤,就可以有很好的績效。

因此,結合週轉率的結論,想要當績效很好的經理人,就是要跟大盤,少交易。基本上跟大盤,就不太需要交易頻繁。但有多少經理人有體悟到這點?為什麼不跟大盤呢?因為自以為很是,自以為很聰明,自以為很厲害,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Buffett,是Peter Lynch,但實際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還好,最恐怖的是沒有自知之明的普通人,怎麼檢討,都覺得自己是股神,只是一時運氣不好,所以一定要動作更快,看更多盤,要跟著盤勢調整部位,但方法都不變,只是變更快,意思是指更多交易,有差嗎?以同樣的方法期待不同的結果,完全不可能。

跟大盤,真的是最好的策略,可惜,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自己無法打敗大盤,不但自以為是,而且沒有自知之明,所以浪費很多投資人的錢,或許過了幾年,少部分的經理人會體認到這點,但投資人為什麼要把錢給這些經理人這樣玩,還要倒貼管理費呢?而且,既然都跟大盤,為何不買管理費極低的ETF就好?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幾年ETF可以搶很多錢的原因。

行筆至此,也是對自己的檢討跟反省,一開始也是覺得自己很厲害,結果輸得一蹋糊塗,才開始認識自己,花了很多錢學到教訓,投資殘酷之處在於,它是一面照妖鏡,而且立即反應,沒有辦法騙自己,過去績效的好壞,跟是否有改善,都可以顯現出一個人的性格。

唯有真的認清自己,承認自己的不足,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並有紀律的執行,才有可能成功,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可以持續成功的原因。永遠記得這四張圖跟排名,少動多讀多思考,長期投資,ETF+價值投資,是我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