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率往下走是事實,但原因在哪裡可以看一下,當然,歐債可能是主要原因,而新興市場的放緩也可能是成長率下滑的因素,簡單說,可能是全球經濟所拖累的。
不過就數據上來看,似乎不是如此:
以上面的表來看,出口是連續三季往上走,且這一季在美元強勢的情況下,還能夠成長5.3%,看起來出口不是主要造成原因。
因此,美國成長率的走緩,不要怪別人,要怪還是怪自己國內,這一季美國消費只有成長1.5%,耐久財的成長,甚至來到負值,不過這一塊波動的幅度比較大一點,只看一季不準,連續兩季都負值,就要注意了。
房市跟企業投資都還算不錯,這一塊至少支撐住美國的經濟,其實從企業投資與出口來看,明顯的看到美國在企業面的狀況是算很好的,但企業好就是沒影響到民間的消費,這也可以從消費者信心看出來:
Source: Calculated Risk
不過消費者信心算是結果,主要的還是在這一季就業的疲弱,而目前看起來,就業要真的sustainable,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這可以從output gap看出:
Source: HSBC
Output gap還是很大,而且沒有大幅度拉近的狀況,所以Bernanke一直說就業復甦很疲弱,不是沒有道理的,目前的復甦也是1980年以來最爛的一次。
目前來看,只能說美國經濟是放緩,但要說衰退還不至於,這樣的成長率應該是未來的常態,也就是PIMCO一直強調的"New Normal",真要突破這種new normal,就要想辦法讓企業獲利流到民間就業,這個不是Bernanke可以去影響的,主要還是要財政政策,偏偏明年初有個Fiscal cliff存在,不用期待太高,民間還是自求多福比較好。
至於過兩天FED的開會會怎麼做呢?個人是覺得FED會wait and see,畢竟經濟放緩,但沒有太強烈的sign要進一步施救,而且過去幾次的貨幣政策,都是短期效果,還沒看到持續性的景氣復甦,效果是遞減,要用也要危急時刻用比較好。
或許未來,這種1~2%的成長率是常態,但不管怎樣,目前成長率都比公債殖利率高,要跑入公債,實在不划算,我還是繼續買股票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