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底最期待的就是巴菲特的信,每次看都會學到新的東西,而且看了好幾遍都還會有不一樣的想法,而隨著投資生涯進入到不同階段,都會有更深的體會跟理解。
而巴菲特股東信的內容,這兩年似乎有點不一樣,著墨很多美國的經濟成長跟進步,去年還提到核子戰爭,老實說,我是有點不著頭緒,或許之後看會有不同想法,看完2015年的信,會覺得不滿足,2016年就好很多。有趣的是,這兩年很多文字跟內容,都是複製貼上然後改數字,這還蠻有趣的,或許已經很久了,不過畢竟寫了28頁的信,偷懶個幾頁是可以諒解的。
但不管怎樣,巴菲特的信永遠都有對Business的智慧,以及他如何去衡量一家公司的表現,除了他會直接教導之外,對於旗下每一個部門營運表現的說法,都值得去深思,然後可以應用到投資上面,了解真正的投資人,是怎麼去評估一家企業。
2016年的信,有幾個想法可以分享一下:
1. Widespread fear is your friend as an investor, but personal fear is your enemy.
巴菲特常掛在嘴邊的就是Fear以及Greed,這次加了一個personal fear,很簡單的文字卻很powerfully的描述大多數投資人的心態,當市場崩盤時,看著自己的部位虧損,不會感覺到恐慌跟害怕,是非常困難的,而幫助降低恐慌程度的方法,就是長期投資,巴菲特後面加了一段話:Investors who avoid high and unnecessary costs and simply sit for an extended period with a collection of large, conservatively-financed American businesses will almost certainly do well.
遇到市場修正時,請記住Personal fear is your enemy.
2. 企業capital allocation的順序
美國企業過去幾年持續地買回股票,當然對現有且長期持有的股東是好事,巴菲特說When a company grows and outstanding shares shrink, good things happen for shareholders. 然而對巴菲特來說,有兩件事情,是一定要排在股票買回的前面:企業organic growth以及smart acquisition,這兩項資本配置,所得到的企業價值,永遠都比把現金回饋給股東要多,當然前提是CEO跟管理層做的是有智慧的資本配置。
當然,股票買回也不是一直買,很多企業每年都持續買股票,不管是不是undervalued,可能是錢太多,更可能的是減少股數是讓企業EPS成長的一個方法,但對股東不見得創造價值,巴菲特有提到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 repurchase action is value-enhancing or value-destroying for continuing shareholders is entirely purchase-price dependent.
3. 注意Adjusted EPS
大部分的企業,除了有GAAP EPS之外,還有公布Adjiusted EPS,Adjusted EBITDA,Adjusted revenue,還有很多名目,會有這麼多的名目,理由不外乎是讓投資人可以清楚了解企業真實的營運狀況跟現金流。而分析師就拿這些adjusted的數字去評價,算出更高的目標價。
最常adjusted的項目,就是企業重整費用(restructuring expense)以及員工選擇權費用,另外對經常購併的企業,還會調整的項目是transaction expense。其實要調整的應該是一次性費用,但常常看到的是,每年都有restructuring,每年購併都有transaction cost,更不用提員工選擇權,而企業把這些都調整,實在是有點欲蓋彌彰,每年都在重整,也代表這企業跟管理層是有問題的,而購併如果是公司策略,購併的花費就很重要了。
調整太多東西,使得GAAP跟Adjusted數字差距很大的公司,投資人一定要避開,經理人的誠信會有問題,而其薪資結構也可能導致這些行為。這種公司有時候股價會很強,但是久而久之就會出問題,造成股東重大的損失。巴菲特說:A management that regularly attempts to wave away very real costs by highlighting “adjusted per-share earnings” makes us nervous. That’s because bad behavior is contagious: CEOs who overtly look for ways to report high numbers tend to foster a culture in which subordinates strive to be “helpful” as well. Goals like that can lead, for example, to insurers underestimating their loss reserves, a practice that has destroyed many industry participants.
4. In truth, business is too unpredictable for the numbers always to be met. Inevitably, surprises occur.
Good point. 看很短就很容易被surprise嚇到,看長期就知道不可預測性跟不確定性是business nature。而當你知道一家公司的business model跟競爭力,而買的價格是便宜合理的,就不需要去預測營收跟獲利會怎麼走。巴菲特在1969年給partner的信中有提到,If the business does all right over the long term, so will the stock.
5. 被動投資才是王道
這是2016年股東信的重點,巴菲特很久以前就叫投資人買index fund,現在證明他是對的,共同基金跟避險基金performance注定是會mean reversion,只有少數人可以長期outperform,這些都是outlier,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均值,要不然世界上不會只有一個巴菲特。
而當這些主動型基金績效注定是平均,又收取2%的管理費,加上不合理的performance fee,結果就是注定要輸給績效同樣平均,但費用低很多的index fund跟ETF。而到最後,基金公司在意的是資產規模的大小,而這有很大的部分跟公司的銷售技巧有關,而不是投資績效。
不要以為每年2%的數字很小,長期下來是有很大的差異,這次看巴菲特股東信特別有這種感覺,每年第一頁都是績效表,之前我都只是看一下每年的狀況,當然對巴菲特的績效是讚佩不已,而這次看到兩個數字,真的讓我嚇一跳,之前真的是太沒感覺了。
波克夏過去52年的book value年化報酬率是19%,股價年化報酬率是20.8%,這都是神人級的成績,而恰巧的是,兩個差距為1.8%,差不多2%,也就是基金公司的管理費,讓我們看到下面的overall gain,book value過去52年賺了884,319%,8,843倍,股價則是賺了1,972,595%,19,725倍,What the fxxk!!!!假如這是同樣類型的基金,但一個是每年收2%的主動型基金,一個是低成本的主動型基金,50年過後,兩檔基金的總報酬率是1倍以上,也就是說你投1000台幣下去,50年過後,1檔賺784萬,1檔賺1872萬,差距將近1000萬。
當然,以上的數字是因為50年的關係,但也可以看到長期複利的效果,當看到這嚇人的數字之後,投資人怎麼可以忽略掉這每年2%的差距。
巴菲特早期在partnership時期的費用收取制度,不收管理費,資產年報酬率4%以上才收performance fee,這才是資產管理業真正為投資人負責任的制度。
當然,主動型基金不會消失,但會縮小,因為如同巴菲特說的,法人需要elite的金融產品,但最後suffer的,還是退休人員,保戶等等,而一般投資人,在真的要投資基金時,應該問兩個問題:(1) 這檔基金的經理人有多大的機率會是outlier? (2)你判斷成功的機率有多大? 我相信很少人會問這兩個問題,更不要是可以準確回答這兩個問題,因此,在基金的選擇上,毫無疑問的要選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跟ETF。
而我自己的部位,有一部分還是主動操作,因為主動操作的樂趣是無法想像的,但有68%是ETF,除非我可以證明我是可以長期打敗大盤的,要不然我還是乖乖地當個平凡人。
6. 股東會
看到最後股東會的流程,就會想到我的2015年Omaha之旅,以後一定會再去一次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