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HLF跟NUS在今年中大跌之後,的valuation都不貴,只有10-11倍左右!!高成長加低本益比,這簡直是完美的投資標的。但在進行投資HLF前,讓我猶豫的有兩件事情,第一個是它的存貨在今年異常增加,以往存貨占營收比約是6-7%,過去五年最高也只有7.2%,就是去年,而今年最新一季更高,8%,公司在concall上有自己主動提到這個情況,解釋是說過去高成長以及存貨等待時間,所以決定要投資在存貨上,加上為了減少供貨商數目而增加buffer inventory,第二點或許行得通,但第一點就有點問題,公司的營收成長動能在去年第三季就已經出現高點,目前成長率一路下滑,似乎高成長的狀況已經過了,而以以前的經驗,存貨異常增加一定有問題,美國另一檔高成長變有問題的公司DECK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還有台灣的HTC。
另一件的事情就是它的評價,似乎真的太低了,低到讓人起疑心,從2006年之後,公司最高的本益比沒有超過20倍過,最高是在去年股價狂飆的時候19倍,看看P/S最高,幾乎沒有超過2倍,看看Nu Skin也是一樣,本益比稍微高一點,但跟很多的高成長公司的30~40倍的本益比來說,真的長期偏低,真的讓我覺得找到了下一個Apple,但市場對於Apple的評價還算是合理,本益比雖然很低,但P/S其實是反應到它的高成長,但要找到像HLF跟NUS同樣的低本益比又是低P/S比又是高成長的,真的不多,下面的比較可以發現
EPS 5YR CAGR | P5Y PE Range | P5Y PS Range | |
HLF | 28.30% | 3.8-19.2 | 0.57-1.73 |
NUS | 39.40% | 5.6-28.6 | 0.53-1.73 |
AAPL | 64.11% | 11.5-43.4 | 2-6.4 |
CMG | 39.80% | 11.8-73 | 1.5-4.4 |
FAST | 12.90% | 16-36.7 | 2.21-4.65 |
DECK | 31.30% | 4.2-32.8 | 1.61-4.49 |
GMCR | 75.04% | 9.3-76.6 | 0.9-6.3 |
GOOG | 24.19% | 17.2-52 | 4.4-13.2 |
PNRA | 19.50% | 13.8-35.1 | 1.06-2.3 |
以上是我有在追蹤的幾檔高成長股,可以看到HLF跟NUS真的偏低,在投資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到底這兩家直銷代表是不是真的mispriced。
我試著去找答案,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少券商在follow這兩家公司,而且沒有大型券商follow,這的確是好事,有可能真的mispriced,但其實HLF的市值曾接近100億,照理說這種規模應該是會有大券商追蹤,所以沒有太高的追蹤度的確是有點怪。
另外,就是有人說華爾街不喜歡直銷公司,對他們的business model存疑,我也不喜歡直銷公司,但其實就數字來說,真的很漂亮,只要存貨沒問題,真的是好的投資標的,但這個business model的問題,我想就是真正評價不高的原因,這問題也在今年一連串的消息得到證實。
首先是著名的投資人David Einhorn (以後會介紹他),他在今年五月一日的HLF法說會中,提了三個問題,分別是有多少比例的產品是真正賣給會員以外的消費者,會員的incentive,以及公司的透明度問題,前兩個問題就是針對直銷經營模式的問題。HLF沒有確定的比例,但提出公司有70%的規定,也就是會員當月買進的產品總值,70%要賣出去或者是要消費掉,但實際上會員到底有沒有囤積產品就很難追蹤,而後來SEC也有針對這一點提出一些問題。
而會員的獲利來源,第一個是產品的差價,會員跟HLF買產品,可以有25%到50%的discount,而會員可以mark up產品價格賣給下線或是一般消費者,會員賺的就是這差價,第二個來源是下線的收入,包含royalty overrides,還有bonus,也就是抽佣, 這部分最高23%的產品價格,所以整個來說,假如賀寶芙的Formula 1 奶昔賣1000,有下線的會員最高可以拿到730,而HLF的營收是270。
David Einhorn提出問題後,HLF股價狂瀉三天,但其實他後來也沒有表明他有空HLF,直到昨天,另一位有名的投資人Bill Ackman(以後也會介紹他)更大膽的說他已經放空HLF好幾個月,不僅如此,還說要在今天公開發表他的理由,Ackman其實在十月份說過一句話,The country will be better off once the company goes out of business. 這是很大膽的言論,但HLF的CEO也很厲害,回擊說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better when Bill Ackman is gone.
Bill Ackman的初部理論就是HLF是個老鼠會,就是不斷的收集會員來衝高營收,這也是直銷公司廣受爭議的問題,實際上,直銷公司的會員的確有incentive去招集更多的會員,因為幾乎一半的收入可以來自於會員的增加,而越多會員賣的產品越多,收入也越多,公司的營收也越多,所以不管產品是賣給真的消費者,或是會員自掏腰包充產品銷售量,但實際上可能丟垃圾桶或送人,這個就很難得知,公司也不一定在乎,就算有70%的規則也不一定有用。
姑且不論這兩位大咖對不對,因為兩個人都有錯過,但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而現在去定論HLF是真的有問題也太早,這只有等待後續才知道,但HLF告訴我說,數字漂亮,不一定是真的漂亮,價值低不一定是真的低,還是要真的去思考數字的背後,以及企業的經營模式是不是符合數字所表達的。而有太多疑點的公司,不碰為妙。
而HLF的情況,就讓我聯想到一家台灣的公司,葡萄王,同樣是靠直銷,數字也很漂亮,成長高,評價相對較高,先聲名,這邊不是說葡萄王有問題,而是現在要跳進去的投資人,得必須先思考一下葡萄王的產品,是不是真的有到最終消費者,這樣才是真的有良好經營模是支撐的數據,要不然只會是個地雷。